邮箱
hunanganghang@163.com
湖南省港航协会官网欢迎您!
来源:905交通广播、湖南省水运事务中心
湘江北去,百舸争流。坐落于长沙望城的长沙港铜官港区,自唐代起便以“陶都”之名扬帆远航,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如今,这座千年古港正以崭新的姿态崛起于湘江之滨,以临港产业经济为驱动,在成为内河港口“港产园”融合发展典范之路上足履实地、阔步前行。
千年古港再出发
从“中转站”到“产业极”华丽蜕变
地处湘江右岸、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下游的铜官港区,航道条件优越,拥有5.34公里天然优质岸线资源,2000吨级船舶通航保证率高达98%。此外,铜官港区凭借不过闸、不过坝的独特优势,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2016年,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与望城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铜官港区开发建设,并明确由省港航水利集团旗下的湖南港航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负责铜官港区和水运物流园的建设与运营,开启了铜官港区现代化港口建设新篇章。
铜官港区建设分三期推进,共规划建设9个泊位——一期建设2个2000吨级(兼顾3000吨级)通用泊位,二期建设2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通用泊位,三期建设5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通用泊位和多用途泊位。目前,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已投产运营,铜官港区年设计吞吐能力达195万吨,港口能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据悉,铜官港区开港不足三年,便迅速跃升为“百万吨级”内河港口,2020年吞吐量达132.5万吨。然而,当时港口功能以传统转运为主,港口主要货品集中于砂石骨料、铁矿石和钢材等,货类结构相对单一。
面对早期港口发展瓶颈,2021年,铜官港区启动战略转型,通过政企协同发力、港企深度绑定,逐步实现从“物流中转站”向“经济产业极”的华丽蜕变——
通过对交通、产业、土地资源、关联企业等情况进行系统调研,铜官港区创新提出“前港后园、前港后产、前港后厂”发展模式,组织编制了《长沙港铜官港区铜官作业区港产园一体化发展布局及实施框架研究》,并推动地方政府编制了《望城经开区临港经济规划》。该模式以港口为核心向后端延伸产业链,推动“港产园”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重大项目引领产业集聚
“协同并进”建设临港经济生态圈
铜官港区后方的铜官工业片区是国家级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江两翼”跨江发展的河东核心阵地。近年来,铜官港区依托水运物流低成本优势与港口交通区位优势,吸引了一批适港龙头企业落户园区。
暑热未消,在铜官工业片区,运输车辆来往不绝,各类临港企业开足马力建项目、忙生产,涌动着拼经济、促发展的澎湃热潮。
总投资30亿元的益海嘉里(湖南)粮油食品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所需原材料为小麦、稻谷、散油等,预计项目全面达产所需原材料共120万吨,经铜官港区中转货物量可达120万吨每年。项目投产达效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以上,可创造年税收1000万元以上。
总投资14.2亿元的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项目,将通过港口运进其原材料锂辉石精矿,同时,企业生产产生的废渣也将通过港口销售至外地。预计该项目投产达效后,可年产4.5万吨锂盐,每年经铜官港区中转货物量可达30万吨,可提供600个就业岗位,实现年产值16亿元以上。
此外,以砂石为主要原材料的长沙东方雨虹砂粉科技有限公司砂粉项目,2024年全年经铜官港区中转货物量达6.7万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超23万元。预计该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后,年产值将达1亿元。
目前铜官工业片区已形成以金驰能源、永杉锂业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华纳大药厂、九典宏阳制药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了15家上市公司、8家世界500强企业,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90亿元,同比增长8%。
这些新能源、新材料、粮油加工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税收贡献量显著提升,构建起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临港经济生态圈。
如今,铜官港区与临港产业“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初步奠定,港口发展驶入快车道。2024年港口吞吐量达269万吨,创开港以来最佳水平。其中,临港企业本地货源占比稳定在50%以上,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发挥了巨大作用。
政策赋能擘画新蓝图
打造内河港口高质量发展样板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路运输经济,从政策发布、部省合作、港航整合等多方面积极推动水路运输高质量发展,铜官港区迎来一轮又一轮发展新机遇。
2022年7月,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调研湘江中下游重要港口时指出,铜官港区要着力打造成铁公水联运综合港、湘江中上游货运集散枢纽。2023年2月,副省长李建中调研湘江航道和港口情况时,强调做好临港经济文章,带动相关产业、支持优势产业,积极引导产业临港聚集。
2023年8月,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作为湖南省港航资源整合的统一平台正式揭牌起航,其子集团——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团随后挂牌成立,对纳入整合范围的港口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运营、错位发展,其中包含铜官港区。目前,长沙区域港口资源整合成效显著,形成了握指成拳的集群效应,铜官港区发展迎来新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铜官港区岸线资源充足,集疏运条件较好,可便捷接入干线路网,区位优势显著。近年来,湖南省港航水利集团乘势起航,抓住水运物流发展新机遇,与望城区政府保持密切合作,努力把铜官港区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2024年1月,铜官港区铁路专用线项目正式启动,将进一步完善铜官港区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助力全省综合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同时,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铜官港区至洞庭湖、长江可常年通航3000吨级以上船舶,铜官港区也将成为长株潭面向长江经济带的第一深水港。
从千年古港到现代枢纽、从单一货运到产城融合,铜官港区以“港产园”深度融合为路径、以多式联运为支撑、以产业集群为引擎,正走上一条内河港口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湖南港航物流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铜官港区将继续深化“港产园”融合,完善集疏运体系配套设施,全面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为全国内河港口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铜官经验”,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